时间:2023/3/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5112777.html

湘伴导读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湖南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细化了措施,提供了实施指南。《实施意见》有效期为3年,对农业支持力度更大。比如,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标杆龙头企业,每年支持2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实施农业高端人才引培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具有还有哪些利好?湘伴君整理了《实施意见》干货版,马上来看!

1

发展目标

到年实现以下目标:

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1;

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达到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达到个以上,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农产品合格证、“身份证”管理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

深入推进品牌强农行动

1

完善品牌培育机制

编制农业品牌中长期规划,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构建“湘”字号品牌指数监测评价系统和定期发布制度。健全省市县品牌共建共享机制,省级重点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2

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继续支持“两茶两油两菜”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和品质提升。开展品牌指数监测,对评选发布的片区公用品牌、“一县一特”品牌每个支持万元。培育一批地理标志、气候品质认证等“小而美”品牌。

3

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

推动央媒集中宣传“湘品”。实施“湘媒”推“湘品”行动。培育品牌农产品销售平台,办好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打造“一县一品”网销品牌,建设湖南农产品销售特产馆、旗舰店。

4

健全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体系

完善农产品“身份证”质量管控标准体系。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强化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完善第二代农产品“身份证”标准,力争3年实现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全覆盖。鼓励市州、县市区开展“品牌+第二代农产品‘身份证’”质量保险试点。

2

深入推进特色强农行动

5

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每年重点打造1个以上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建设一批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基地。

6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千亿产业核心区建设。

深入实施“千园”工程,每年支持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每个支持万元。

每年支持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已批准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区)中择优支持5个,每个一次性支持0万元;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每个支持0万元,通过考核验收的,再支持0万元。

3

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强农行动

7

推进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百企”工程,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标杆龙头企业。遴选支持省级标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新增3家过百亿元的旗舰企业。

深入实施“千社”工程,每年支持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每个支持20万元,其中含现代农机合作社省级示范社60个,每个支持30万元;支持50个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省级示范中心(含25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每个支持万元。

深入实施“万户”工程,每年支持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每个补贴10万元,重点支持固定资产投资、新技术推广等。

8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每年支持2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每个支持万元;择优打造特色农业小镇,省财政每个支持万元;择优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一批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和示范农庄;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性和镇村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等。

4

深入推进科技强农行动

9

构建现代种业新格局

推进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加速种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省部合作。建设一批农牧渔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区(中心)、基因库做优做强种业龙头企业。

加快品种更新,抓好省南繁科研育种园、种业产业园、8个国家级杂交稻制种大县、种业产业集群、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等种业发展关键项目建设。

10

推进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打造湘产农机品牌,推进农机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开发丘陵山区专用农机。

重点支持建设长沙农机研发中心、双峰县和汉寿县农机制造基地,组建农机科技联盟,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农机研究中心。

扩大农机累加补贴范围;创建一批水稻等主导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实施粮机装备提升行动。

11

健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深入推进个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深入实施“湘才乡连”专家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支持建设科技孵化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每年集成和推广5项左右农业实用技术。常年聘请0名科技专家开展“湘农科教云”线上服务。每年公费定向培养基层农技特岗人员0名。

5

深入推进人才强农行动

12

实施农业高端人才引培计划

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对依托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根据服务期限给予每人50万—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依托顶尖人才创新团队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投资项目和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给予最高万元人才津贴。

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最高补贴万元。

完善科研成果分享机制。

13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能力提升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重点打造20所省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院校。建设一批综合类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继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境(省)外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名以上。以县为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力争每村至少有1名实施电商业务人才。

14

实施“四个万名”能人兴农工程

推进“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万名”能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工程、“万名”乡贤服务乡村振兴工程、“万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工程,制定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措施。

6

深入推进开放强农行动

15

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促进我省杂交水稻等优势种业企业完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鼓励农机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营销服务网络。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支持建设非洲重点农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依托中欧班列开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班列。支持“湘”字号农产品出口品牌。重点支持供粤港澳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在重要目标市场设立湖南农产品品牌旗舰店。

16

扩大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非洲为重点,打造以种业、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境外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承担国家农业对外援助和合作项目,支持建设境外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7

保障措施

1

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省级统筹、市级督导、县级主抓”的工作体系,继续将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情况纳入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

2

强化投入保障

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深入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加大重点产业发展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重点支持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活体畜禽和林权抵押贷款。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

3

强化用地保障

合理预留农业产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项目所需建设用地指标。统筹设施农业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4

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机制,防范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强化农产品执法监管,重点整治突出问题。大力推动智慧监管,实现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深化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建设。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3931.html
------分隔线----------------------------